“辛辛苦苦3個多月,現在幾乎顆粒無收,我們的損失誰來負責啊?”近日,三門峽產業集聚區大營村的村民劉先生撥打本報熱線電話,稱其在陝州區一家種子公司購買到有問題的油葵種子,導致現在幾乎絕收。9月8日,記者對此進行了了解調查。
劉先生告訴記者,今年5月份,他花了28元在陝州區神泉路一家名為“原店鎮富強種子經營門市公司”的種子商店購買一包油葵種子,並在自家田裏種下7分地的油葵,等到9月初收割的季節卻幾乎絕收。“油葵子幾乎都是空殼,一朵花盤上最多隻有1/10的油葵子有仁兒,整個夏天的辛苦勞動換來了300多斤空殼!”劉先生表示,今年夏天並沒有出現嚴重的病蟲害,而且其他村民在別處購買的種子也都正常收獲,但據他所知,大營村和靈寶市大王鎮偏溝村幾戶和他在同一處購買油葵種子的農民也出現了類似減產、絕收的情況。
“我找到商家討要說法,他們說最多再補給我同等價錢的種子,沒有別的補償。”劉先生生氣地說,“可我們一夏天的勞動怎麽算?更何況如果補給我的種子還有問題,明年還絕收可咋辦?”
記者隨後聯係了陝州區農牧局農業執法大隊,該隊副隊長李彥青說:“前幾天接到這起投訴後我們已經受理,並和農技站專家到現場看過油葵子狀況,專家分析認為今年夏天氣溫異常偏高,對油葵授粉不利,這可能是導致絕收和減產的原因之一。”李彥青表示,假種子鑒別認定比較麻煩,目前他們正在督促商家提供種子經營許可證、質量合格證、進口種子審批手續等證件,“等我們確認核實後,若種子質量和相關手續有問題,會對商家進行處罰並責令賠償農民損失,若種子沒有問題,我們則會出麵協商補償事宜,力爭幫農民把損失降到最低”。 |